红色延安
新闻动态
红色延安

黄龙猎鼓


 
       黄龙猎鼓也叫"黄龙斗兽锣鼓"。相传是从黄帝时代流传至今的民间锣鼓舞蹈。黄龙县文化工作者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,结合人们原始的生活方式,经过挖掘、整理、编排,完善了鼓舞艺术,把进化艺术归还自然,创编了现在形式的黄龙猎鼓。
       黄龙猎鼓整个表演方阵一般由150至300名男性青年组成,场面气势宏大,壮观威武。表演者面戴"虎、豹、熊、狮"面具,身着象征性兽衣的鼓手代表凶狠的野兽;披肩长发,头戴冠冕,手持花杆敲锣击镲的演员代表黄帝部落的先民。表演过程分为"出巡、曾观、围猎、庆四个部分。向观众生动展现黄帝时代先民们围猎、狩猎的壮观场面,展示出在黄土高原上,人类改造自然,不屈不挠的刚劲风骨。其显著特点是:粗犷剽悍,深沉豪放,内涵丰富,表演整齐,动作优美。
       黄龙县山高林密,猛兽成群, 自古以来,山民们就有狩猎习惯。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,人类运用刀、斧、棍、棒、锣鼓等器具同自然抗争、 与虎狼搏斗,保护自我,繁衍生息。这种独特的人文地理因子深深地融进黄龙人的血脉中,表现在他们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。
       黄龙猎鼓就是产生于这块神奇土地上的民间舞蹈奇葩。猎鼓流传于黄龙县白马滩一带,俗名“上庙鼓”,用于祭祀祈雨,是一种原始宗教形式。后经民间文艺学者们的整理,改编为观代民间舞蹈。鼓舞可分为出巡、兽现、围猎、庆典四个场景。所以也叫“斗兽锣鼓”,开场为五面幡旗,表示虎、豹、熊、狮、狼,后面有花枪、铜器纵队。演员长发披肩,头戴冠冕,赤膊上阵,腰系树叶围裙,斜挎虎皮图案的佩带?脚穿草鞋。鼓手面戴五兽面具,表演时,模仿各种猛兽的神态及人类斗兽的动作,维妙维肖,生动传种。黄龙猎鼓大拙大朴,古色古香,虎啸龙吟,狼奔豕突,气势宏大,锣鼓轰鸣,吼声震天,壮观威武,整个鼓阵粗犷豪放,遒劲雄浑,洋溢着原始野性的灼热光芒,表现了人与自然水乳交融的生命共存性,寄寓着人类对自身命运的追溯与寻根。“可堪回首:佛狸祠下,一片神鸦神教”,在鼓舞壮烈的氛围中,人们可体味到生命的神圣和辉煌。黄龙猎鼓在1995年陕西西安古文化节上获编导—等奖、演出二等奖。 

中心概况 | 新闻中心 | 教学科研 | 教学安排 | 学习园地 | 综合服务 | 在线留言 | 联系我们 |

Copyright @ 2018 延安新征程红色文化培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 yaxzcpx@163.com

赵老师:19991778022  13772272228 地址: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三产商用楼2号 陕ICP备19003289号